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laiguigang 2025-02-14 公司簡介 65 次瀏覽 0個評論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 原創 秋分不養一年白忙 美食臺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今天是秋分,是農歷24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,也是一個新節日“中國農民豐收節”的第四年。

    《春秋繁露》中說:“秋分者,陰陽相半也,故晝夜均而寒暑平。”今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,各地晝夜等長。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中國傳統社會十分看重春分與秋分,晝夜等長、寒暑均平象征著陰陽協調。甚至在唐代以前,中秋節就在秋分這天,后來才改成了農歷八月十五或十六。

    作為最早被定下的四個節氣之一,秋分不僅有“秋祭月”、“送秋牛”、“放風箏”等習俗,還有很多與之相關的美食。

    01 | 吃秋菜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在嶺南地區,昔日四邑(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)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,有個不成節的習俗,叫做“秋分吃秋菜”。這一習俗逐漸擴散到整個嶺南地區。

    所謂“秋菜”,就是野莧菜,也被鄉人稱為“秋碧蒿”。秋分這天,全村人都要去采摘秋菜。回到家中與魚片一起“滾湯”,制成“秋湯”。同時也留下了民諺:“秋湯灌臟,洗滌肝腸。闔家老少,平安健康。”

    02 | 湯圓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,每家都要吃湯圓。與白露的“溫燥”不同,秋分是“涼燥”,糯米正是解涼燥的佳品。

    同時,不僅人要吃,還要做一些沒餡的湯圓用細竹簽穿好,插在地里給鳥雀吃。叫做“粘雀子嘴”,為的是免得鳥雀破壞莊稼。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有一首童謠是這么唱的:“麻雀嘰嘰喳,米糕香又黏,封住雀兒嘴,莊稼收成好。”最講究的人家還會制作形似鳥雀的“面雀”,不過現在已不多見了。

    03 | 雞蛋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“秋分到,蛋兒俏。”據史料記載,早在4000年前,中國人就有了在秋分立蛋的傳統。在古人的觀點中,春分、秋分這兩天,自然界達到了平衡,因此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。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成功豎起蛋,代表著順順利利、圓圓滿滿。同時也有“馬上”、“添丁”之意,象征人們祈禱人丁興旺,代代傳承之意。人們一般會把成功豎起的蛋煮食,將這份好運收進腹中。

    04 | 芋頭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因為曾經秋分與中秋是同一天的關系,很多有中秋吃芋頭習俗的地方,也會在秋分時再吃一次芋頭。芋頭營養豐富,淀粉顆粒很細,易于吸收,是“以素貼秋膘”的佳品。

    江南較多吃的是糖芋頭,甜糯綿軟,香郁適口。而北京有一項風俗是在秋分吃以芋頭為餡料的“芋餅”。北京的老字號稻香村每年都會在秋分時推出以當季芋頭制成的“秋分芋餅”。

    點擊圖片觀看芋頭蒸排骨做法

    北京人很愛吃芋頭這種粉糯的應季食物,芋頭中的佳品荔浦芋頭就深受乾隆喜愛,每年大量進貢。在電視劇《宰相劉羅鍋》里,編劇還特意安排了“劉墉智諫乾隆取消荔浦芋頭進貢”的橋段。

    05 | 涮羊肉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北方講究“貼秋膘”,但各地貼秋膘的選擇各有不同。北京按例是要在秋分這日吃肉食的,燉個羊肉當然也很好,不過涮羊肉自然是更有“北京味”。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正好天氣也一天天涼下去了,滋補的羊肉性溫,暖中補虛,補中益氣。在去涼燥的同時,也對秋咳的癥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。

    06 | 餃子&包子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到了東北,貼秋膘就更喜歡吃餃子或包子了。作為“逢年過節,都吃餃子”、“有事沒事,吃頓餃子”精神的代表地區,吃餃子可以說是理所應當。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個大餡足的餃子,一口下去汁多味美,可真是應了那句“好吃不如餃子”。而元寶形的餃子,也有著“招財進寶”之意,在秋收農忙的時節里,更是多了一份期待豐收的美好祝愿。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用包子貼秋膘的范圍更廣一點,河北、山東一帶也有。大多是用胡蘿卜、小白菜等,搭配豬肉、海鮮等,包成葷素搭配的包子。

    07 | 大閘蟹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江南人對蟹的熱愛簡直無出其右。在距今5000多年的太湖流域良渚文化、上海地區崧澤文化兩處遺址,都發現了蟹殼,意味著中國人還沒文字時,江南人就已經開始吃螃蟹了。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“秋風起,蟹腳癢”,秋分時節正是蟹肉最肥美的時候。江南人都知道的一種說法是“九雌十雄”,此時雌蟹的蟹黃逐漸豐腴起來,正適合嘗第一口鮮。

    08 | 梨&石榴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北京城的大街上會在秋分時節擺出許多水果攤,叫做“臨節果攤兒”。在各類水果里,最受歡迎的是梨和石榴。

    同樣,秋分前后,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新上市的梨或石榴。梨和石榴本就是秋天應季水果中很適合食用的兩種水果,梨可以很好地去秋燥。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而石榴有解毒助消化的作用,不管是貼秋膘吃了大魚大肉,還是大快朵頤了肥美的螃蟹,在飯后過半小時吃點石榴都能很好地保護腸胃。

    09 | 桂花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秋分時節,早桂盛開,香飄十里。淮河及淮河以南直到兩廣、海南,都有栽植桂花。中國人自古以來會在秋分賞桂,傳說中月宮也有一株桂花樹。“蟾宮折桂”,也蘊含著“金榜題名”之意。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因此,秋分時節,秉承著“不時不食”的中國人也會吃與桂花有關的食物。桂花糕、桂花酒、桂花糖芋艿等等,桂花香氣的加持下,這些美食也多了一份秋意。

    10 | 栗子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清末民初時,秋分時節的京城還有一景,便是滿街的糖炒栗子。“每日落上燈時,市上炒栗,火光相接,然必營灶門外,致礙車馬。”秋分起一直到冬天,糖炒栗子都是街頭美食的王牌之一。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時至今日,秋分前后,全國很多地方也都在賣糖炒栗子。只是如今已不見兒時大黑鍋炒的糖炒栗子,都變成了自動的炒栗子機,但栗子的粉甜香糯依舊吸引著食客們排起長長的隊。

    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

    今天開始,夜長日短,氣溫開始快速下降。享受美食貼秋膘的同時,臺臺建議大家不妨也效仿古人登高遠望。一來陶冶心情,排解“秋愁”,二來鍛煉身體,預防疾病。

    編輯部的眾人今天一起吃了石榴應應景,你今天計劃的食譜又是什么呢?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告訴臺臺。

    文 | 芋頭

    圖 | 鐘珩

    部分圖源網絡

    原標題:《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》

    閱讀原文

   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,本文標題:《今日秋分防涼燥,各地食補有妙招》

    百度分享代碼,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
    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!
    Top